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讀萬卷書- 小說」標籤的文章

射鵰英雄傳

圖片
某個周末中午,遙控器又是從28台開始向上加,突然發現熟悉的電視劇,1994年香港版射鵰英雄傳,立刻放下遙控器,再看一次經典。遙想高中時期,完全被張智霖所演的靖哥哥給迷住,至此成為心中唯一喜歡的男演員,而朱茵就則是專門飾演黃蓉的人選。由於印象太深刻,以至於之後所有的射鵰英雄傳我沒有一部從頭到尾看完,只因腦海中永遠會對照著最經典的一部。 網路上有許多討論不同版本的射鵰影評,突然想到,自己卻從來沒看過最正宗的版本- 金庸版,頓時覺得實在是太扯,立刻在Google Play上買下射鵰英雄傳全集,同時很後悔要是提早一個月做決定,就省下一半的價格...花開堪折直須折啊... 花了將近一個月,終於將原汁原味的射鵰英雄傳看完了。看書同時有香港版電視劇搭配,不自覺還是會將兩位演員的形象投射在書中的敘述。以94版劇情來說,我覺得與原版出入並不大,但有些場景,小說中可盡情發揮想像書寫,但拍攝時的諸多限制還是需要修改,總體言之,算是相當忠於原著的一部。唯一我一直無法投射的演員大概就是穆念慈吧! 當初看港版時,覺得這位女演員真的是沒有我的眼緣,直到看完書後,才發現不能都怪演員,原本在書中就是一位愛到卡慘死的主角,算是我最不愛的一個角色。而書中提到東邪黃藥師年輕時與梅超風不單純的師徒情的這段,如果沒記錯,當初金庸先生大修時,似乎也有特別報導,可見射鵰在華人文學的重要性。 書中的結尾落在郭靖重回大漠與成吉思汗的一番對談,然後與黃蓉再攜手南歸。這樣的結局有點失落,畢竟從小被西方童話故事教育結局的最後一定要有:"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這段文字才算完美。但就像金庸先生在序中所提,書中描寫的是一個人命不值錢的時代,若用這樣的結尾,就不可能是經典了。全書中最後留下一句"郭靖、黃蓉等事蹟在神鵰俠侶中續有敘",讓我又再考慮是否該再下手一套了? 但記得古天樂版的郭靖、黃蓉演得讓我不是很適應中年之後的轉變,因此不太敢下手神鵰俠侶,深怕破壞了他們原本美好的形象。我想可能要再考慮一個禮拜了吧! 最後,以我最愛的靖哥哥和黃蓉照片作為結尾。

長日將盡 (2) 相關資料

圖片
1. 第一次世界大戰 - 迷你簡介 Youtube 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xtsd56xNK4   2. 凡爾爾賽條約 《 凡爾賽條約 》或《 凡爾賽和約 》(法語: le   Trait é de Versailles ,英語: Treaty of Versailles ),全稱《 協約國及參戰各國對德和約 》(法語: Trait é de paix entre les Alli é s et les Puissances associ é es et l'Allemagne ,英語: Treaty of Peace between the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 and Germany ),是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後,戰勝國( 協約國 )對戰敗國( 同盟國 )的 和約 。協約國和同盟國於 1918 年 11 月 11 日宣布停火,經過 巴黎和會 長達 6 個月的談判後,於 1919 年 6 月 28 日在 巴黎 的 凡爾賽宮 簽署條約,標誌著 第一次世界大戰 正式結束。得到 國際聯盟 的承認後,於 1920 年 1 月 10 日正式生效。 在凡爾賽和約的眾多條款中,最具爭議性的一項莫過於 第 231 條款 。該條款迫使德國承認發動戰爭的全部責任。合約也限制德國的軍事能力,使其割讓領土,以及迫使他們支付巨額的賠款。在 1921 年時,德國所要負擔的賠款高達 1320 億馬克(爾後減免至 314 億馬克)。當時許多經濟學家,包含著名的 約翰 · 凱因斯 ,都認為凡爾賽條約太過苛刻,賠款金額過於高昂並且容易產生不良後果。但是也有人持反對意見。例如法國元帥 費迪南 · 福煦 就認為條約對德國非常寬容 3.  愛德華八世 英國 及 大英帝國 各 自治領 國王, 印度皇帝 , 1936 年 1 月 20 日即位,同年 12 月 11 日退位。 1936 年年初喬治五世過世,愛德華即位為王。他對宮廷禮數頗不耐煩,無視憲政傳統,引發英國政界關切。在即位數月後他向美籍名流 華里絲 ·辛普森 (已一次離異,並尋求第二次離異)求婚,引發 憲政危機 。英國及各自治領首相及總理反對這一婚事,認為民眾無法接受一兩度離異且前夫均在世者將成為 王后 ...

長日將盡

圖片
自朋友上次借住後以書代房租,這本書已放在桌上超過兩個月了。 「這本書有點悶,你可能不會喜歡。」也因為這句話差點就讓一本好書永久躺在筆電旁。十二月中開始請了一個長假,扣除 12/18~12/22 沖繩自助旅行的五天,還有一週左右可以看幾本課外讀物。正巧線上訂的新書尚未到貨,因此以 『勉強』的心態拿起了它。 「 石黑一雄 ...好熟悉的名字 」,印象中是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這類作者的書一定是很難下嚥但很好入睡,算了,反正時間多的是。」沒想到從第一頁起,就很難再放下了。 『長日將盡』以一位傳統英國管家 - 史蒂文森的口吻敘述突如其來的長假駕車遊歷及回憶過往在達林頓郡邸服務的情形。史蒂文森服務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達林頓爵爺時常宴請各國達官顯貴進行 「非官方」協商,而史蒂文森為這些宴會的主要負責人。他以成為「偉大」管家為使命,認為主人所有決定及作為皆是「聰明、睿智且不應干涉」。在一次的回憶中提到,小卡蒂諾先生 - 爵爺的義子質問他: 「 難道你一點都不會懷疑?難道你從不懷疑那位希特勒先生 ...輕鬆地把爵爺當一枚棋子那樣擺佈設計... 」即使重新回想,他仍認為這樣的行為才能符合「偉大」管家的定義。在故事中不斷重複昔日、今日的穿插場景,讓讀者彷彿坐在螢幕前仔細對照,到底史蒂文森是「堅持」還是「固執」呢 ? 書中也有兩段令人覺得惋惜的小故事,分別為史蒂文森因公而失去見到父親最後一面及一段可能的姻緣。雖然感覺即使給史蒂文森第二次選擇機會,他仍會維持原先的決定,但在故事最後,日暮的碼頭,似乎又安排他感到一絲懊悔。最終,他體悟「傍晚是一天之中最讓人愉快的時間」,頻頻回首過去已無任何意義,唯有好好安排自己的餘生才是。 故事的節奏如涓涓細流,隨著史蒂文森的旅程,彷彿也遊歷了英國西南地區。故事的結局令人有些感傷,恰如書名,也像是反映了英國的現況。在閱讀本書的同時也恰巧看了 『王冠  (The Crown) 』第二季,內容提到英國國王愛德華八世在王子時期的政治傾向,正好與書中的年代接近,讓人異常開心,也因此特地查了相關資料,間接更了解英國歷史,令人相當開心。 本書總結,不愧為文學獎得主,值得一讀。但或許如朋友所說,需要擁有片刻寧靜才能讀得下去。我的長假與史蒂文森的假期意外重疊於 2017年12月。 ...